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感受从诗词中走出的「例外」之美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17日 21:19    编辑:时尚小编    来源:芭莎时尚 资讯 » 潮流

10月16日,方所文化首次联合行人文化出品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正式于全国公映。《掬水月在手》是被尊为“诗词的女儿、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的叶嘉莹先生唯一一部传记电影,也是第一部搬上全国大屏幕的4K文学纪录片电影,更是中国第一部古典诗词主题电影。影片由《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文学电影总监制陈传兴执导,在辗转十个地区、采访43位受访者、采访稿近百万字、历时近两年才完成拍摄制作。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反响强烈,影片豆瓣评分高达8.3分,引发观众无限期待。

时值电影全国公映首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南开大学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南开北京校友会协办,中国儿童中心支持,例外时尚集团、方所文化集团、广州行人文化承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诗词诵读暨电影鉴赏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来自文化、艺术、时尚等各界的数百名人士,以及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先生,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向辉女士,广州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先生,及例外时尚与方所文化创始人、本片出品人毛继鸿先生莅临出席。

作为中国原创设计品牌「例外」、多元文化空间「方所」的创始人,毛继鸿先生坚持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中国美学。这与他参与出品《掬水月在手》的初心,不谋而合。无论是电影还是服饰、书店综合体,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例外」「方所」亦通过多年持续探索,在传统与当代、民族与世界之间搭起桥梁,不断为各种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生命力,使之源远流长。

活动于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播放前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诵读会,特邀演出嘉宾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老师以琵琶融合钢琴弹奏一曲《音诗——春江花月夜》,用轻柔而婉转的旋律,华丽开场;“是光诗歌”公益组织,一群来自云南大山深处“小诗人”们带来诗歌吟唱;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嘉莹先生的学生和助手张静老师带领来自儿童中心的孩子们共同吟诵了叶嘉莹先生创作的七绝:“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在古雅灵动的诗词声中,身载【指月】系列服装的模特展现在人们眼前,与此景相映成辉,邀月为引,以秀添彩。

“指月”出自宋代诗人余靖“指月犹为幻”一句,其意和“掬水月在手”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因此命名,以表达对叶先生以及中国古典文化及东方美学的深刻敬意。

第一章节“颂宋”。将宋代理学和禅学的思想完美融合,使中国古典文化和古诗词文化推向了全新高度。从宋代瓷器中提取温润的颜色、线条、工艺表现「清」之气息;水墨浓淡,点缀生动,层层荷叶晕染营造服装的层次感;衣袖挥洒,配合立体剪裁,又如盈盈水波荡漾……一切宛如理想之境,含蓄淡然仍不失力量。第二章节“尘幻”,则表达了在日常关照中自我的超然及对现实的深切关怀,时至今日,在当代生活幻象中的内圣外释。而最后章节的“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则是叶先生特为【指月】限定系列发布会题跋诗词命名,它同时也象征了「例外」品牌未来的设计方向,代表了「例外」对传统文化,矢志不渝的坚守。对于淡雅朴素的极致追求,亦是形而至内的品性修为。「例外」通过向众集大成者致敬,继续恪守并追寻文化之广阔深韵,且愿生生不息,常新不止。

特別的是,现场空间遍布的荷花,每一瓣花都由纯手工粘制而成,熟宣纸让花瓣更具肌理感和古朴韵味,当光影漫射其中,白莲无暇,藤茎蔓延,屏息凝望间,会让人宛如置身自然之中,将诗词花韵之柔美,与“弱德”之坚韧在一种协和的“碰撞”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代诗人于良史的《青山夜月》中此两句最为点睛,充满着禅意,将月夜下的种种情怀包裹其中。“荷花”自古是最“出淤泥而不染”的代表,叶嘉莹先生的小名就叫“小荷子”,她平生对荷花情有独钟,自少年时代即写有咏荷之作,叶先生虽出身于乱世,但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保持对古诗词的热爱,与荷之韵紧紧串联,这一点在电影内容和海报视觉、及现场服装展示上均有突出体现。

掬水月在手,以影定留时光;弄花香满衣,以衣延续国韵,得以诗词将其串联,在曾经的时光中汲取无尽时间的宝藏,将东方文化之美、弱德之美,在“服饰”中重构与复兴。创立二十四年来,「例外」就这样植根于传统文化,力求将现代设计与民族本源融合,成为串联传统与现代的关键一环。「例外」不追求所谓潮流,而是关注持续的独有价值和文化,进行塑造与表达,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解读和风格,表现出极强的民族自信与当代审美,定义「例外」的新国潮。

闻知本片即将上映之际,南开北京校友会刘亦方会长发起“迎校庆,师兄请你看好片”的活动,在短短几个小时就完成了101场包场捐赠活动,南开人这种热爱母校、关心校友的精神无不让人深表敬佩。在活动现场《掬水月在手》映后,南开北京校友会刘亦方会长问及电影导演陈传兴先生如何能让影片如此令人感动?陈传兴导演谈叶先生一生的“从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先生以隐忍的“弱德之美”,透过诗词的方式沉浸和回味,洗涤她自己对生命巨大问题的感受。也因此引人共鸣。

《掬水月在手》已正式上映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通过叶嘉莹的诗词和生命,回溯中国诗词的源头,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弱德之美”,在逆境之中,仍然秉持着对中国传统诗词的坚守。

97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多艰,曾历经战乱,在海外飘零数十载,在许多次人生的至暗绝望时刻,是诗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改革开放后,叶嘉莹得以回到她魂牵梦绕的祖国,以她所挚爱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叶先生著述丰富,桃李满天下,为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的学生著名作家白先勇坦言叶先生对自己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著名诗人、画家席慕蓉曾说:“叶先生顾盼之间那种自在与从容,仿佛整个生命都在诗词之中涵泳。”《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更是称叶先生为中国诗词之美吟诵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2015年叶嘉莹先生定居国内后,在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设“迦陵基金”,志在面向海内外弘扬中华诗教,目前已陆续完成前期捐助3568万元人民币。

 

《掬水月在手》已于10月16日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走进影院,聆听叶先生之绝妙吟诵,品百年中国人间滋味!

例外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热点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