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13亿中国人的梦成功飞上太空。
与此同时,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一头短发的河南妹子刘洋。
瞬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回想起出发前,她那掷地有声的发言,至今心潮澎湃:
“我能够有机会代表中国亿万女性出征太空,为此我感到无上光荣……”
消失了8年,最近刘洋又露面了。
这一次,她不但早已转换身份,成为享受人间烟火的幸福宝妈。
更接棒国民英雄杨利伟,被国家航天局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还记得一千年前,诗人李商隐大笔一挥,写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而如今,英姿飒爽的刘洋面对镜头,眼神坚毅:
天梯无捷径,唯有苦攀登,每一次挑战极限,都是完善自我的过程。
是啊,时代变了,在刘洋身上我看到了一股愈发鲜活明艳,冉冉升起的当代女性的力量。
一飞冲天,是世界各民族最崇高的梦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憧憬着,拼搏着。
可对刘洋来说,如此滚烫发光的英雄梦,本不属于她的幻想范畴。
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家庭里,从小生理条件也不比男性有优势,更何况当时我国的航天事业才刚起步,前路有太多未知的艰险和迷雾……
彼时还没走出象牙塔的刘洋,怎么也想不到,日后会因为 「航天」 名扬天下。
然而,有时命运的大手,就是不可捉摸。
高三时班主任给全班视力1.0以上的同学报名,刘洋懵懵懂懂一路通过筛选,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这让她既兴奋,又觉得像天方夜谭。
在那里,本想大展拳脚的她,新鲜劲儿还没过,随即就被挫败感吞噬。
“我们在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往往就是别人已经跑完了,我还至少有一半的距离没有跑,当别人都在旁边悠闲休息的时候,我就拖着自己跑不动的双腿,就扯着破风箱一般的呼吸……”
迎面而来的暴击,让刘洋一下子泄了气。
从小品学兼优,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老师印象中的优等生,然而现实却不得不让她重新审视自己:
飞行员这个事业究竟适不适合我?
我还可以坚持下去吗?
刘洋把困惑和担忧写在信纸上,不停地宣泄着心里的情绪。
就在此时,远方同学寄回的信,令她茅塞顿开。
“你是一名飞行员,你已经做了选择,窗外玫瑰园已经盛开了,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奋力地推开你的窗户而已。”
像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刘洋决心站起来,去推开自己那扇玫瑰园的窗。
“我记得当时练到腿疼了,疼得晚上睡觉的时候,腿都抬不起来,上不了床,就用自己的双手把腿一条一条扳到床上……”
不得不承认,困难有时候,真的像只纸老虎。
一旦你肯狠下心来硬拼,路上便再也没有,移不走的大山。
就这样,落后的刘洋像支出弦的箭,用最快的速度追了上来。
当她驾驶飞机冲上云霄那一刻,看到地面越来越小,所有的房子像火柴盒一样,巨大的成就冲刷了一切苦累,刘洋暗暗发誓要飞遍中国大大小小的机场……
2009年,凭借1600个小时的绝对飞行时长,执行任务时头脑冷静,多次化险为夷,刘洋被授予空军二级飞行员荣誉称号。
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和男性的果敢决绝,终于推开了那扇玫瑰园的窗。
许是老天也不忍错过,这棵开了窍的好苗子。
2010年,国家开始计划招收第二批航天员,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刘洋,如愿杀进中国首批女航天员队伍里。
相比于刚入行的迷茫,这一次,她眼神坚定,义无反顾。
虽然飞行员和航天员都是「飞天」,可真正训练才知道,一字之差可能难度百倍。
航天员总共有八大类,近百个训练科目。
就拿最常见的“离心机训练”来说,死机臂高速旋转时,人的身体就像被巨石压住一样,丝毫动弹不得,血液也不能正常流向大脑。
换句话说,每位航天员的训练日常,都是在挑战人体承受极限。
残酷程度,可想而知。
刚开始时,刘洋连宇航员最基本的5分钟转椅训练都坚持不下来,任务时间不到,她总是恶心昏眩,脸色苍白,汗水生生把衣服给湿透……
疼和累,还可以咬咬牙忍忍,恶心怎么能控制得了?
何况,这才刚入门,后面还有更难的8分钟,15分钟……在等着她。
回想起这一路艰辛,刘洋再度相信了同学信里的“玫瑰窗”,相信了坚持的力量。
她一次又一次练习,尽快适应各种复杂状况。
耐力不好,就用闲余时间一圈一圈地跑,雪后的操场留下一排排她的脚印;
下肢力量不够,就不停地练蛙跳,练蹲起;
平衡能力不行,就重复打地转,15个,20个,25个,30个…一点一点增加强度;
一天,当成两天用。
一个小时,掰成两三个小时。
刘洋完全放弃了娱乐时间,训练那几年,她甚至不清楚北京的商场长什么样。
终于在死磕硬碰下,她做到了跟最优秀的男航天员一样,冲破转椅障碍,承受8个G的过载(8倍于自己的重量),即便环境再艰险复杂,也头脑清醒沉着应对。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神舟九号”一声巨响,刘洋终于向世人证明:
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也可以推开比自己大数倍的“玫瑰窗”。
甚至,扛起亿万同胞的梦想。
在采访视频中,有这样一幕深深触动了她姐。
当杨澜问道,飞向太空前后,最大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刘洋回忆了这样一个小细节。
在太空,一切都跟地球截然不同。
吃喝拉撒,任何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都是技术活,都要通过本地面千万次艰苦训练才习得。
没有人能够完全想象,她们的身体承受过怎样的千锤百炼。
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要付出多少血泪和智慧。
的确,作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在我国的航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你知道吗?
比起付出的汗水,赢来的尊重与荣耀,我更佩服这个女人的胆识和勇气。
是那种义无反顾,为梦想燃烧自己的精神,让她浑身闪着光。
诚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航天员的工作不仅复杂,孤独,压力大,而且危险重重。
每一次出发,即便做好准备,也没法保证万无一失。
生性要强的刘洋,又何尝没做过最坏的打算?
“我说如果我真的回不来,你要答应我两件事:
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帮我照顾好我的父母,因为我的父母就我一个孩子,我是独生子女;
第二个就是你一定要娶一个会做饭的妻子……”
在生死面前,她总是把满腔柔情留给家人,勇猛果敢毅然留给自己。
我们常说,人要活成最美最好的样子,成为自己的英雄榜样,看到刘洋,也不过如此了吧!
你看,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这个女人身上,我分明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执起手中剑,披荆斩棘的英姿飒爽。
谈起她最喜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我看到刘洋笃定潇洒,眼神里含光——
“大圣意欲何为?”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返”
“便一去不返”。
原来,女孩子的梦想,也可以乘风破浪,征服星辰大海!
这几年,随着女性力量的崛起,我们看到太多女同胞,做到了超乎世俗想象的事。
她们可以是霸气强悍的,也可以是温柔细腻的,热气腾腾,蓬勃向上,给我们精神鼓舞。
比如,疫情最凶险的时候,我们一批批女医生、女护士义无反顾冲向没有硝烟的最前线;
我们的保洁阿姨们,手里做着最脏最累的活儿,默默保卫着大后方;
原本以为,工地都是男人挥汗的“战场”,可雷神山、火神山等方舱医院,女性工人们成了一道最不可忽略的风景;
我们有73岁还在大年夜奔波的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攻克医学难关,仁者医心,救死扶伤;
我们也有陈薇少将,出色完成多项国家和军队交给的重大研究项目,被《解放日报》不吝惜评价:抗击SARS,终结埃博拉;
我们也曾被整齐挺拔的女兵方阵惊艳,为带男兵开坦克的女指导员疯狂打call;
我们的海上搜救飞行员、中国最帅女机长宋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与海上的惊涛骇浪作战,一次次救人抢险;
我们的综合格斗运动员张伟丽,用实力打趴辱骂造谣中国的对手,再次拿下UFC世界冠军金腰带……
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华姐,一次次在世界舞台用不卑不亢的言行,维护着我们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
女性的力量在崛起,女性在专业领域的光芒,正被慢慢看见。
希望越来越多女孩,能活得像她们一样,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用热情和坚持浇灌梦想,做永不熄灭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