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医生出院后接受采访:我变得越来越胆小了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11日 19:53    编辑:fashion    来源:网络 资讯 » 潮流

经历几个月的磨难后,陶勇医生最近首次接受了采访。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采访,那我只能说是“温柔”

虽然遭遇了常人可能连想都不敢想的灾难,可在他的脸上,依然看不到任何阴霾。

慢条斯理、温文尔雅、举止得体。

就仿佛和老友坐在一起,聊一些前尘往事。

“我变得越来越胆小了”

“其实我原来不敢说,但是我现在我决定说,其实这些年我变得比原来胆子更小了”

在陶医生受伤前一个月,曾有一位患者。

3、4岁的样子,白血病骨髓移植,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双眼都是病毒性的眼病。

孩子的家长不知从什么途径得到了陶医生的手机号,然后就开始经常给他发一些长篇累牍的大短信。

等于说,是针对陶医生每一个治疗的细节。

什么是最好的药,什么是最好的手术,治完了是最好的结果。

总之就是,特别不放心。

时间一长,陶医生也不免会产生各种压力。

“免疫力这么低下,又是儿童。你很难保证治疗效果会怎么样,以至于后来我都不敢给他再继续打针了”

虽然心里不敢,可转身看到患者的那一刻,陶医生还是忍不下心来,只能继续为他治疗。

我能理解为人父母,爱子心切。

只是如果一直这样给医生施压的话,最终受累的还是您自己的孩子。

上考场时,我们都知道一定要放松,不能过于紧张。

手术治疗更是如此,从医多年,难道陶医生会胡乱医治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的。

相反,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患者能好起来,这种强烈的欲望,其实不亚于孩子父母。

还有一次,夫妻俩一起给陶医生下跪磕头,满脸泪水。

丈夫是一位农民,大概4、50岁的样子,怀疑淋巴瘤。

但想要确诊到底是不是,就需要做病理化验。

取病理需要摘眼球,但那之后万一不是淋巴瘤,陶医生又该如何收场呢?

大家可能觉得,都是为了治病,应该没什么吧。

可有时,人心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宽容。

陶医生的同事就曾经历过相同的事情,当初判断是恶性的,可摘去检查后发现是良性。

结果家属就开始不依不饶,最后闹的同事直接患上了抑郁症。

事不关己的时候,谁都可以大度。

可一旦触碰到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关于自己的安危,那结果可就大不相同了。

就像那位砍伤陶医生的患者。

其实按当时的治疗情况来看,那位患者得到的结果已经是当下最好的了。

如果不是陶医生,换了别家医院可能90%都会放弃治疗。

可结果呢?

因为他的不宽容,险些导致陶医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 时候,我对自己也很失望”

“我可能宁可就让患者,就是那些摆明了不信任我的患者,不要成为我的患者”

剧里的医生总是身着一身白大褂,上衣的口袋里时常插着一支笔,走起路来都觉得威风凛凛。

可现实中的医生,真的没我们想象的那么“潇洒”。

有时候你的一个判断,可能就决定了一个患者的后半生,这不仅是你的责任,更是对患者后半生的影响。

我们说医生要做到果断、理智、冷静。

可你知道吗?

其实每一位医生,无论他“胆小”也好,冷静果断也罢,有时为了救人,真的顾不上那么多。

一位儿科的老师在值夜班时,突然有位家长抱着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闯了进来。

孩子身上都是黄疸,家长着急的说着孩子快不行了。

当时老师二话没说,没有提什么去挂号,也没有解释什么现在没有符合手续,直接接过孩子就开始了紧急抢救。

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最后孩子还是没能活下来。

当老师告诉家长:“我们努力了也不行”时,家长什么也没说,只是鞠了个躬就把孩子带走了。

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的怨言。

家长的心不痛吗?当然不是。

可他明白无论是自己还是医生,都已经尽力了。

这一次的经历,也让陶医生有了一个很好的从医开始。

他突然觉得医学不是一种职业。

“就并不是说一定要是买卖,一定要你花钱买我”

“而且人和人是可以互相信任的”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应该也都听说了。

除了日常的工作,陶医生也经常会去参加一些“公益医疗队”的活动。

虽然出发时老师一再告诫他们,不要惹祸复杂的不要去碰。

因为大家都还很年轻,一旦“折”了,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就等于有了一个污点。

况且这个世道也不是没有那些因为缺钱,就等着你手术搞砸后,找你赔钱的人。

可他还是冒险给一位即将去世的老人做了手术。

在之后的从医生涯里,他更是从来不会轻易放弃每一位患者,而且一开诊就经常开到9、10点。

当主持人问他:“你为什么会开到那么晚?”

他回答:“放不下”

“这些患者,如果我要是给他们限号的话,他们意味着在北京拖家带口找宾馆吃的,要好几天”

“而且说实话,就是因为我在干的这件事情,其实相对来说干的人比较少,所以他的选择不多。”

“尤其像一些艾滋病患者,敢于给他们做手术的,其实现在已经很少了”

是啊,原本就不多,现在又少了一位。

他是国内少数,愿意给艾滋病人做眼科手术的医生。

也会想法设法帮助那些条件困难的患者们,如何去节省医药费,甚至还会给病人垫钱。

在他的生活中,90%的时间都是用来对付这些医学问题。

曾经的他也是一腔热血,只想着如何医好病人。

在治好那位即将去世的老人后,还会感叹自己的勇敢不仅救了老人,也救了自己。

不然,这件事可能会成为他永久的遗憾。

就是这样一位医生,现在却开始对自己失望了。

因为他无法确定对面这位患者,到底是不是能够一直配合,并且愿意信任他,跟他一直走到最后的“战友”。

以前治病,就像大夫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可现在至少得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对主治医生心存疑虑。

于是,东跑西跑看看这家医院,问问那个医生。

到最后病历单一拿出来,上面写满了好多人的意见,还不忘问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意见。

“如果您是我的话,您会相信他会一直跟您成为一个无间战友吗”

“我能理解他,但无法宽恕”

曾经有人问过陶医生:“你能原谅这个人吗”

陶医生回答:“我能理解,但是我不能原谅,我应该叫不能够宽恕”

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成千上万的医者,到底能不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从事自己的工作。

那位砍伤陶医生的患者,其实从小就有近千度的近视,也因此一直以来受了旁人不少的白眼与冷落。

所以陶医生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他最后的赌注。

这场赌注,他所能接受的结果——完全恢复正常。

如果输了,就代表他未来的生活还是会像过去那样,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

那时他所能发泄的人,就是面前这位替他做了2个小时手术的恩人。

你说他可怜吗?我不否认。

但他可恨吗?我也承认。

说到底,医生不是救世主,天下疑难杂症那么多,不可能全部都会治愈。

只是对于有些人而言,他根本无法接受,医生对他说放弃。

曾经陶医生为了理解一位有遗传病的患者,亲自跟着他去了他的老家。

这一路上二人有说有笑,患者也对陶医生敞开心扉。

可到了家中,陶医生发现家里还有一位堂弟和一位老母亲。

堂弟也患有遗传病,而且智力方面也有缺陷。

也许是陶医生的善良,触动了老母亲最后的贪念。

她对陶医生说:“如果以后我走了,就我这孩子连孤儿院都不要,你能帮我照顾他吗?”

陶医生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当然无法承担一个陌生人的后半辈子。

此后,他再也没敢去联系那家人,因为脑海里总会浮现老母亲的话。

这件事,也成了他心里始终解不开的结。

以前总听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有时候那些可怜人,最让人无奈的就是所谓的贪欲。

“我都受了一辈子苦了,这一生就贪这么一次,难道不行吗?”

他不会知道自己的一次贪欲,会让对方陷入什么样的境地,会给别人带去多大的压力。

看见一束光,就觉得是太阳。

有些人愿意及时清醒;可有的人却宁愿装疯卖傻。

就像陶医生说的:“破眼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人们在生病时,无疑会将医生看作是最后的希望。

从医生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因此,我们迫切想要一个保障,一个自己一定能够康复的承诺。

他们是医生,都有自己的责任感,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医治你,

但是,医疗就是一个概率。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疑难杂症,在彻底治好之前,他们都无法拍着胸脯说“完全没问题”。

他们能做的,只有拼尽全力;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积极配合。

他们希望医好你,你希望自己康复,既然目标一致,为何不能携手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呢?

所以,别让那些心怀善意的医者们寒了心

人各有志,生各有命。

可以卑微如尘,但不能扭曲如蛆虫。

否则,当所有的医者都变得“胆小”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图文来源于《无话不说》、微博

医生 患者 自己的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热点MOST POPULAR